2017-11-23 09:58:25 李銳文
圖為工作人員操作草莓專用起壟機在溫室內進行東西向起壟示范。
本報記者李銳文/圖
近日,由糧經作物產業(yè)技術體系北京市創(chuàng)新團隊組織的“草莓輕簡化栽培及機械化起壟技術觀摩會”在北京市昌平區(qū)草莓博覽園舉行?,F(xiàn)場采集數(shù)據(jù)顯示:400平方米的草莓日光溫室,利用草莓起壟機兩個人半天即可完成,對比人工起壟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。北京市農業(yè)技術推廣站、北京市農機鑒定推廣站、昌平區(qū)蔬菜技術推廣站、昌平區(qū)農機推廣站等單位的專家及農戶代表100余人在現(xiàn)場觀看了示范。
長期以來,北京草莓日光溫室種植通常采用南北向高壟種植模式。利用南北向高壟種植草莓,草莓受光比較均勻,但農事操作和采摘時,經常來回移動位置,費時費力,且不方便機械進行做畦、打藥等操作。北京市農業(yè)技術推廣站果經作物室主任、推廣研究員宗靜介紹,為了減少南北向高壟栽培中人工的耗費,2012年,北京市農業(yè)技術推廣站對做畦方式進行改進,在鑫城緣果品專業(yè)合作社開展東西向高壟栽培草莓試驗。2012~2013年草莓生產季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東西向畦示范溫室草莓初采收期比南北向畦提早了30天,畝產較南北向畦產量增加13%,效益增加32%。
草莓東西高壟栽培模式具有果實成熟期提前、產量高、品質好、果實不斷茬的優(yōu)點。同時,東西高壟使草莓的劈葉、打杈、采收等農事操作更方便、更省力,并且具有很好的觀光效果。但是,北京市草莓起壟操作基本為人工操作,采用制作好的模子,無法適應東西起壟。早期的起壟機由于機械自身的設置以及土壤黏重等多方面的限制,起壟效果無法滿足種植者的需求。
北京市昌平區(qū)農機推廣站站長王尚君說,農機和農藝融合是必然趨勢。不改變南北起壟的習慣模式,不僅起壟機的推廣應用難度大,采收機等機械的應用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。反之,沒有專業(yè)的、性能優(yōu)良的起壟機,東西壟的栽培模式也很難被廣泛接受。近兩年,通過草莓專用起壟機的引進和已有起壟機的改進,使得起壟效果有了較大改善,東西壟草莓栽培逐漸為大家所接受。據(jù)測算,采用人工起壟,社會化服務需要人工3~4人,用時5~6小時,每個棚需要500元左右的支出。利用草莓專用起壟機東西起壟,400平方米的草莓日光溫室起壟需要60~80分鐘,一個溫室需用1.5~2.0升汽油,1個機手操作即可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