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1-25 08:22:00
近日,記者參加第五屆新疆特色農產品網絡推介會時發(fā)現(xiàn),國內享有盛名的阿克蘇蘋果不再打出“正宗紅富士”“冰糖心”的推介語,而是以“18度甜”的概念來打響知名度。阿里巴巴集團天貓平臺營運事業(yè)部總裁劉博解釋,如今,對新疆特色瓜果的品質,不再僅僅局限在味道甜、個頭大、水分足這些傳統(tǒng)的定義,而是使用一些更具體、更有特色、不易復制的概念來凸顯,譬如甜度、果重、網紋覆蓋、野生種植、原果鮮榨等。
這些概念已經成為內地消費者認識新疆特色農產品的全新視角,也是一個以供給側思維“破題”的典型事例。
以瓜果為代表的新疆特色農產品在全國優(yōu)勢明顯,但也存在市場認知度低、流通體系不發(fā)達、優(yōu)勢挖掘不夠等問題,成為困擾農民增收的一大難題。
需求側發(fā)生變化,供給側就要緊緊跟上。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化,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體現(xiàn)。通過建立品牌,從源頭把控產品質量,然后通過互聯(lián)網把產品的生產、管護、采摘、加工、包裝、銷售等環(huán)節(jié)一一呈現(xiàn)給消費者。更為重要的是,在這個過程中,農民成了品牌創(chuàng)建的參與者和利益分享者,思維方式也隨之轉變。事實上,有些地方已經有所動作,比如在農產品上注明原產地標識,像精河枸杞、葉城核桃、吐魯番葡萄干等,良好的品牌效應令人吃得放心。同時,將歷史、人文的故事與產品結合,讓產品有情懷、有溫度,也更具特色。
有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維,還會自覺地強化產品的科技元素。葉城縣引進7家核桃加工企業(yè),一顆核桃從皮到仁全成了寶,里里外外都能賣出好價錢。英吉沙色買提杏因不耐存放、難以運輸打不開銷路賣不出好價錢,但通過高質量充氮包裝和德國進口冰袋加全程冷鏈物流保鮮,售價提升了10倍。(據(jù)《新疆日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