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2-03 10:35:24 黨瑤
回不去的年,早已在腦海里編排好了劇本,預(yù)演了過年的場景。還總用感受異鄉(xiāng)別樣的新年氛圍這一措辭說服自己,排遣內(nèi)心的失落。
從北至南,這一條路走了五年,往返的車票堆積了一疊又一疊。直到走出故鄉(xiāng),只身一人,才明白“故鄉(xiāng)”這兩個字的內(nèi)涵。每年最期待的事情便是回家過年,即便搶不到臥鋪票,坐36個小時的硬座也是心有所盼。搖晃的綠皮老式火車,方寸車窗外是祖國變換的南北風(fēng)貌,車窗里,是世俗風(fēng)情的縮影。人來人往的旅途,也許置身于嬉鬧的人群中,人們才能真正地回歸自我。人人都握著一張目的地為家的車票,這里沒有工作的疲憊與俗事的紛擾,有的只是親人的期盼。
“小孩玩具,小魚燈……”隨著列車員的一聲吆喝,坐在我對面的一位中年婦人打量起來,眼里有好奇,也有一絲與她年齡不符的羞赧,嘴里低語道:“半年沒見小孫子了,買個玩具帶上。”已至中年,本應(yīng)是照看孫子的年紀(jì),如若不是生活所困,怎會選擇在千里之外的工地奔波?所謂的團(tuán)圓就是這么簡單平凡,買個玩具回家看看孫子。
看到這一幕,心里千般滋味。不禁自問: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,是否還會像當(dāng)初那樣義無反顧地踏上南下的列車?回想起五年前接到通知書的那段時間,家人既欣喜又擔(dān)憂。后來媽媽跟我說,她那段時間在地里捆蔥,一想到從未出過遠(yuǎn)門的我就要去外地上學(xué),不知是大蔥刺鼻的味道嗆到了眼睛,還是情至深處留下兩行清淚。我在外地留得愈久,媽媽的思念就愈發(fā)濃烈。
因在醫(yī)院實(shí)習(xí),要堅守到除夕,回家的車票早已搶購一空,面對高昂的機(jī)票也只能望而卻步。我便早早告訴家人,今年過年不回家,做這個決定時,心有不甘。按往年慣例,想必這會家人都在囤年貨了。村子殺年豬了,爸爸早已守候在大鍋前,媽媽和奶奶也準(zhǔn)備著蒸年饃,炸肉丸,剁肉餡,還會做我愛吃的八寶甜飯、紅苕丸子。
不知是經(jīng)歷了青春時代的叛逆成長,還是在醫(yī)院里見證了太多的悲喜故事,回望來路,我越來越戀家,也明白了“父母在,不遠(yuǎn)游”的道理,回不去的故鄉(xiāng),停不了的思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