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3-19 10:41:33 段海森
50、60后的人,生紅旗下,長在物質(zhì)匱乏的時期,從小沒有什么好吃的,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,更不說喝什么、穿什么,等到物質(zhì)豐富了不少人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,一直延續(xù)著小時候養(yǎng)成的節(jié)儉又簡樸的生活習慣。手頭寬裕了,明白花錢、舍得花錢的時候,已經(jīng)不再年輕了,轉(zhuǎn)眼在人生的旅途中已經(jīng)走了一大段,已經(jīng)步入到了人生的大約秋季。不待我們進入老年,臉色不僅不再發(fā)光了,頭也白了,牙齒也松動了,吃也吃不動了,也不再講究穿著了,輩分也升級了,只有感嘆時間過得真快。
人過了中年,正邁步向前,經(jīng)見過了許多,看透了許多,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和觀念,輕易不會被人左右,一切從表面的青澀美麗走向內(nèi)在的完美成熟,似乎到達了人生的頂峰,其實也是一個重要階段,或者說是個轉(zhuǎn)折點,再往前看,前面都是下坡路,看似輕松、平坦,但不見得好走。
常言道,盡孝要及時,子欲養(yǎng)而親不待,反過來講同樣如此。對我而言已前無古人,我想說,對于孩子,疼愛也要及時,否則不經(jīng)意間他們已長大,飛遠了,你夠不到了、管不著了,想多關心照顧一些、疼愛一點也鞭長莫及、無從下手,因為太遠了,一年也就見面一二次,一次也就三五天。
對古諺“窮養(yǎng)兒子富養(yǎng)女”的理解,有人說,少給兒子錢就叫窮養(yǎng),相反,多給女兒錢就叫富養(yǎng)。如此理解是不準確、有偏差的。其實這句話的核心并非關于金錢和物質(zhì),而是意志和信念。多給男孩子一些磨煉,使他頂天立地,懂得承擔,將來能獨當一面,成為真正的男子漢。給女孩更多的關愛,讓其多長見識,提高她的閱世能力,使她不被浮華、虛榮和花言巧語迷惑;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東西,尤其不能讓浮云遮望眼,萬萬不能貪便宜沾小利。
在父母面前,孩子永遠是孩子,需要一輩子關心愛護、值得一輩子疼愛,而且不宜遲不能晚、需要乘早關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