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12-18 17:36:23
在這果香四溢的豐收季節(jié)里,扶風(fēng)縣某鎮(zhèn)大十字發(fā)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。一輛從冀東水泥廠拉貨的大車,和一輛貨運大卡車相撞,致使拉水泥大車駕駛員當(dāng)場死亡,副駕駛座的人嚴(yán)重受傷。那是發(fā)生在2013年10月某一天的事情。
常言道:是福不是禍,是禍躲不過。這突如其來的大禍,徹底擊垮了五十多歲的楊三良老人,老人唯一的兒子、才三十多歲,留下他和老伴、兒媳和一個七歲的女孩、一個五歲的男娃。
白發(fā)人送黑發(fā)人,沉重的打擊也徹底摧毀了楊三良老人和原本幸福的家庭。一家人在村組干部和親友的幫助下,安葬了兒子,老兩口整整一個月沒有出頭門,兒媳也悲痛得躺在了家里。
半年過去了,事故及善后工作在交警和有關(guān)部門協(xié)調(diào)下,做出了結(jié)論。除保險公司賠嘗外,連同賣掉事故車,現(xiàn)欠農(nóng)村信用社貸款八萬五千多元。
當(dāng)信用社有關(guān)人員找老人的兒媳簽字認(rèn)可時,這兒媳婦一口拒絕,聲稱她連自己和娃都管不了,哪有錢還貸款。“誰貸下找誰去。”
正當(dāng)信用社兩位工作人員要走時,正碰上從地里趕回來,還滿頭大汗的楊三良老人。老人把兩位讓進屋子,問明情況后,當(dāng)即表示:“這個字我簽,這個賬我還,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還上這筆貸款,讓九泉之下的兒子也好瞑目。”
信用社兩位工作人員,你望望我,我望望你,于是就拿出了手續(xù),讓這位老人簽了字,至于還上還不上,那是另外一回事。不管誰今天把字一簽,他倆也回去好交差了。
三良老漢把倆人送到大門外,還叮嚀道:“回去給你領(lǐng)導(dǎo)說說,這筆貸款說啥我也要還上,我絕不賴賬。”
三良老伴用手輕輕拉了一下三良的衣角,嘆聲道:“憑咱老兩口還款,不知還到牛年馬月才能還清。”
那年,楊三良老漢已經(jīng)五十八歲了。
兒媳和倆孫子、加上他老兩口,五口之家,家里失去了主心骨,日子怎么向前掀呢?三良老漢苦苦思索著,他看著兒子的照片,心頭在滴血,現(xiàn)在兒子歿了,還留下一大筆貸款。
三良老漢有兩畝多蘋果樹,那年才栽上是第二年,家里又僅種了七畝多麥子,他就指望著這還貸款,固執(zhí)了一輩子的三良,他死記住一句話:“父借子還,妻借夫還。” 今天他還要“子借父還”,他再不敢往下想了。
他清楚地記得,那天他把信用社兩位工作人員叫到他房子,他老伴倒沒說什么。他隱隱約約看到,兒媳在他的窗外站著,他明白,是兒媳偷聽他跟兩位信用社工作人員談話。
那天他簽完字后,兒媳不大不小地跟他吵了一架,并揚言,“家口重,又加上幾萬元貸款,這日子過不成了,她要走。"
兒媳出門打工去了,剛開始她還隔三岔五地打個電話問問家里的情況,以后幾個月都不打個電話,三良老伴對三良說:“兒媳婦心瞎了,她心叫狼掏去吃了。”
老漢三良以為兒媳是出門打工,也沒在意。三良兒子剛過完頭周年,兒媳打來電話了,說她改嫁另跟人了,叫他照管好兩個孩子。
“走了就走了吧?咱倆也沒人干擾,咱老兩口好好過咱的日子,盡快幫娃還上貸款。” 三良老漢面對痛哭流涕的老伴說道。
同時,他的老伴他十分清楚,倆人過活了幾十年,老伴一向?qū)θ酥液?、善良,寧肯自己吃虧,也要方便別人。自信用社人從家里走后,老伴就取出家里僅有的兩千元,讓三良去清信用社的貸款利息。
以后,三良負(fù)擔(dān)相對更重了,包括每周五下午接遠在七八里路以外的孫子,每周一早七點以前必須送到學(xué)校。
政府沒有忘記三良,黨的扶貧政策涉及千家萬戶,村組認(rèn)定三良為貧困戶,從此四人吃上了低保,每月享受國家的低保金。
三良跟老伴省吃儉用,幾年沒買過一件衣服,就兩個孫子穿的穿戴,也都是愛心人士送來的。他老兩口,八月十五都沒舍得買過月餅,每年除過年買幾斤肉外,平時從來都沒有買過,他一心攢錢,想趕快把兒子欠銀行的貸款還清。
三良常對人說:“人老了就像大風(fēng)中的一盞燈,說滅就滅了。” 他要在他活著的時候把娃貸的錢還清,他死了做鬼也都安心了。
那年冬季,他把七畝多麥子賣了,還有家里零收入,趕緊去信用社還了五千元貸款。那年秋季,他還把地頭上兩棵柿子樹上柿子卸了,拉去賣了二百塊錢。后來他聽說沿山一帶,柿子沒有人采摘,他就叫上老伴,開上三輪車,去半山摘下柿子,賣給客商。
三良記得,就那年他摘下的柿子,十多天,就賣了一千多元,這些錢,他全部還給了銀行。
兩個孫子住校,老兩口也就省心得多了。在秋季閑了,三良開著三輪車,拉上老伴,上半山打些酸棗,再打些柏樹籽,收拾好賣了,就去還貸款。
一次,三良將一大堆收入的零錢一咕碌拿來,這可感動了信貸員和信用社主任。他們叫來一位營業(yè)員,整理了好大一會兒,這時恰到十二點吃飯時間,主任給信貸員使了個眼色,信貸員領(lǐng)會了,忙去灶房給主任和三良端來了兩碗米飯和燴菜,硬是讓三良吃了。由于灶小、人少是份飯,那頓飯信貸員沒有吃,但他心里很高興,很敬佩這位老人,這位老人,說實話,在扶風(fēng)縣,打著燈籠火把也找不下呀。
三良很少跟集上會,他知道,一去街上就得花錢。那年鎮(zhèn)上八月初二過古會,三良跟完會后,順便花了三塊五毛錢給老伴買了一碗搟面皮,回來后老伴還跟他吵了一架,她嫌三良花了錢。
三良在村上細得有了名聲,村民們也理解他兩口。有一次,三良感冒病了,去醫(yī)療站看病,醫(yī)生說他發(fā)燒,需要掛三天吊針。他一問得多少錢,醫(yī)生說三天最少也得一百多塊,三良嚇退了。后來門上來了個串鄉(xiāng)賣藥的,他花了五六塊錢,買了些藥,又熬了些生姜湯,蓋著被子出了身汗,又在家睡了兩天,這病也就悄然好了。
蘋果樹在三良老兩口的精心做務(wù)下,也長大了,第四年,也零零星星掛果了。三良把這樹看得比命還貴,他常笑哈哈地對老伴講:“咱活命出來了,有這搖錢樹,不怕還不了信用社的貸款。”
那晩,三良拿出了一疊還款票據(jù),細細一算,三年時間還了一萬多元,剩下的貸款,有剛掛果的蘋果樹頂著呢?三良開心地笑了。
他想剩下的七萬多元,如果風(fēng)調(diào)雨順,就蘋果一項收入,用不了三年就還清了。到那時,他愁帽也就揭了,他也對得起在九泉之下的兒子了。
扶貧干部也常幫三良老兩口,不但在重大節(jié)日送些米、面、油,還組織人幫三良疏蘋果樹花、套袋,信用社主任、還有縣聯(lián)社的領(lǐng)導(dǎo)知道這些情況后,也下來看望兩位老人。他們并且向三良告訴信用社號碼,讓老人需要還款時,打個電話,他們派人上門服務(wù)。
三良的蘋果樹,也很爭氣,不知是三良和老伴的勤勞,還是老天賜良福,掛果第四年,二畝半蘋果樹就成品果賣了兩萬多元,這還不算下揀和落果。三良高興地打電話給信用社主任,主任和信貸員收了款后,三良記得,那晚,是信用社主任開上車,到他家門口,把他老兩口“騙”到車上,一溜風(fēng)拉到扶風(fēng)縣城。主任、信貸員,還有一位是他常見的女營業(yè)員,和他老兩口,一共五人,不知在什么餐館吃了一頓。他清楚地記得那晚吃得太好了,有大肉塊、大盤雞、還有魚什么的,他感到比過年都吃得好,聽主任說:“他今晚專門招待他老兩口子。”
在結(jié)賬時,他看見主任和那信貸員爭著結(jié)賬,那女營業(yè)員找來服務(wù)員,把剩下的菜肉全部打包,讓他提走了,就那肉菜,他老兩口吃了三天。
蘋果掛果第五年賣了三萬元。第六年賣了三萬五千多元。這年他終于還清了信用社貸款,他還拿著身份證,第一次在信用社存了五千元。
存完款,三良自豪地對信用社主任說:“做人就要講信譽,吐口唾沫是顆釘,雖然是娃貸的款,娃出事了,我就要替娃還上。”
信用社主任感激地握著三良的手,不停地?fù)u晃著說:“你是好人,你是最講誠信的好人,我們大家都要向你學(xué)習(xí)。”作者:閏土